原创非遗轻喜剧《竹马·青梅》上演 北京联合大学校地共建“非遗小院”结硕果
2024年01月02日 来源:艺术学院

2023年12月27日至29日,北京联合大学取材于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关竹马”的原创非遗轻喜剧《竹马·青梅》在艺术学院小剧场正式演出。该剧由艺术学院表演系师生与延庆区永宁镇“南关竹马”传承人共同创作编排,将永宁古城的悠久历史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展现了一幅富有戏剧性的明代生活画卷。校党委书记楚国清、党委副书记王爱军以及延庆区永宁镇领导出席并观看演出。

《竹马·青梅》发生地在明万历年间的永宁古城,讲述了朱常洛(剧目主角)为躲避风波、改换身份躲藏到永宁生活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示了边陲重镇永宁的驻军与热爱生活的百姓群像,边贸交易热闹场面,感人的青梅竹马之交、真挚的爱情与友情。

剧目演出现场

“非遗小院”焕发勃勃生机

该剧目是在校地共建“非遗小院”社会实践平台上结出的一颗硕果,是艺术学院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活化非遗传承与传播、服务新时代首都建设迈出的有力步伐。通过从“无”到“有”的艺术创作实践,学生们不仅充分感受到我国农耕文化中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更加深了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艺术交流。该剧目将南关竹马、高跷这类民间社火舞蹈有机融合在话剧剧情中,呈现在话剧舞台上,突出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烈风格,又突破其表演的局限,为非遗艺术带来新形式的传承、传播手段,也为话剧带来民间、民族的风格特色和艺术感染力。

 “大思政课”生动实践成果显成效

艺术学院将该剧目的创作编排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将专业知识与非遗技艺相结合,通过多领域、多渠道的跨专业融合,实现“乡村振兴,艺术教育先行”。在学校“大思政课”格局下,学院表演系刘畅、罗琦、周筱真,数媒系徐燕妮等教师带领20多位学生,于2023年6月底赴永宁镇采风调研,充分感受乡村的时代新貌和当地丰富的非遗文化魅力,搜集有趣的民间故事,利用乡村文化空间学习市级非遗“南关竹马”的套路,以及延庆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并以短视频的形式迅速传播,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剧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维度为观照,融合“南关木马”、延庆高跷、永宁大集、灯会等形式,编创非遗轻喜剧《竹马·青梅》。

校领导与主创成员、演员合影

同时,该剧作为学院20级表演本科班的毕业大戏,真正实现了“非遗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一次生动实践。剧本入围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我们都是追梦人”——首都高校艺术创作孵化项目。主创团队除了表演系教师,还联合了中国戏曲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高校、院团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