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融合 携手创新 北京联合大学第七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召开
2023年12月07日 来源:生化学院

12月2日,北京联合大学第七届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在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召开。本次会议以“交叉融合 携手创新”为主题,邀请美国、意大利,以及国内十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位专家作报告,旨在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学科交叉、跨界创新,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栗晋霞,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教授、校长雷兴山教授、原副校长张恩祥教授出席学术交流会,开幕式由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张萌萌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龚维幂讲话指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北京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北京始终高度重视全球科技创新协作,并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子”之首。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良好生态环境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是首都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北京联合大学聚焦“健康与环境”科技前沿,聚集创新人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努力打造“健康与环境”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服务北京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期待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积极发挥自身多学科的优势,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健康与环境”领域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研究,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龚维幂讲话

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副处长栗晋霞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柳长安讲话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健康”与“环境”相关内容,健康与环境是民生的基础,相关领域的问题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并深入研究。北京市教育两委搭建了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平台、形成了高层次人才智库队伍,希望北京联合大学能够持续聚焦健康与环境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的优势,借助国内外专家的力量,通过交叉融合,携手创新,主动应对健康与环境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主动对接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和学科建设,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团队,切实提高应用型大学的协同攻关能力,为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北京联合大学的智慧。

栗晋霞副处长代表柳长安副主任讲话

楚国清致开幕词。他表示,北京联合大学第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润校”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办学定位,大力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面向北京市高精尖产业,聚焦“大健康”与“环境”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对标对表北京高校高质量分类发展指标体系,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的智慧和情怀,坚定信心谋发展,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及核心任务,持续巩固和加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应用研究,整合优化全校资源,凝聚大团队、构筑大平台,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使我校成为国内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楚国清致开幕词

雷兴山致闭幕词。他指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会的12位专家,从各自研究的领域给我们带来了最新的“健康与环境”领域研究报告,为我们开展“健康与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各位专家报告中的精髓,聚焦到学校高质量发展上来,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把学术作为新征程上的推动力,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进一步营造更为浓厚的学术和育人氛围,进一步落实学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润校”发展战略,不断开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新局面,为把我校建成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雷兴山校长致闭幕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峰研究员主持上午的学术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教授作题为“功能性油脂的生物制造与产业化”的报告,分享基于裂殖壶菌的DHA生产技术开发成果以及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合肥工业大学校长郑磊教授作题为“智能感知技术在粮油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思考”的报告,聚焦智能感知技术在粮食领域面临的三个困境提出三个有效方案。张峰作题为“食品安全质谱侦查确证与快速预警”的报告,针对质谱法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侦查确证与快速预警的新技术方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廖小军教授作题为“我国食品非热加工技术进展”的报告,提出合理加工方式是实现农产品减损的重要路径,并以非热加工技术中的超高压技术为例,对其发展、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分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刘学波教授作题为“食品营养调节脑健康作用机制研究”的报告,围绕脑健康调节,发现膳食功能因子和科学膳食模式,并揭示其营养机制。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永华教授作题为“甘油二酯的营养和科技研究新进展”的报告,针对油脂过量摄入引发健康问题,提出甘油二酯食用油的替代方案,并揭示其营养机制以及科技研究和产业化前景。

张峰主持学术交流

黄和院士作报告

郑磊教授作报告

廖小军教授作报告

刘学波教授作报告

王永华教授作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周成教授主持下午的学术交流。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桑亚新教授作题为“传统发酵乳多菌共生机理研究及功能活性挖掘”的报告,探究了乳杆菌与酿酒酵母甘露聚糖互作关系,指出了viili胞外多糖独特的粘稠性,并具有巨噬细胞免疫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等多重益生功能。河南大学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康文艺教授作题为“食用菌多糖研发及应用现状”的报告,介绍了功能性食用菌多糖在保健食品和药品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多种多糖的功能活性和构效关系,为食用菌多糖的开发提供思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员作题为“二氧化碳生物转化驱动新一代生物制造”的报告,设计了一种化学-生物的联合固碳转化系统,实现了一条环境友好型的聚合材料“碳中和”合成路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刘兴宇教授作题为“微生物在矿冶重金属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中的工程应用”的报告,针对矿冶重金属污染场地、周边农田、矿冶废水、破损生态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微生物治理策略。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陈国勋教授作题为“膳食补充维生素C和E及降低A对Zucker肥胖大鼠糖尿病的影响”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氧化应激促进2型糖尿病的机制。意大利巴里大学根纳罗·阿格里米教授线上作题为“微生物工业生物技术用于工业生物制造和废料利用”的报告,揭示了微生物生物技术和生物催化在工业化学品合成和废弃物转化利用中的关键作用。

周成教授主持学术交流

桑亚新教授作报告

康文艺教授作报告

江会锋研究员作报告

刘兴宇教授作报告

陈国勋教授作报告

根纳罗·阿格里米教授线上作报告

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学术氛围浓厚,前沿观点迭出,充分展现了专家们在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这是一场思想碰撞的学术盛宴,促进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交流合作,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集聚了智慧和力量。

合影

北京联合大学自2016年发起健康与环境国际学术交流会,今年已是第七届。作为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层次智库平台,学术交流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健康与环境领域的相关研究热点难点进行交流,分享学术前沿,探讨学术和产业未来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方案,为全国健康与环境领域的工作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